一、先问“失效模式”再谈工艺
典型失效包括:滚动疲劳点蚀、磨粒磨损、粘着磨损、腐蚀疲劳、热疲劳、侵蚀与冲蚀。只有明确“应力源 + 环境介质 + 温度谱 + 循环次数”,才能选对热处理与表面工程组合。
二、基体热处理:把“内功”练到位
调质(淬火 + 回火):Q&T 结构钢实现强韧性平衡;针对 42CrMo、20CrNiMo、40CrNiMo 等,制定 Ac3、Ms、回火温度 与保温时间的窗口。
正火/等温正火:细化珠光体,改善切削性与尺寸稳定性;适合大型焊接结构件与铸钢件。
沉淀硬化不锈钢(17-4PH):H900/H1025 不同时效制度影响屈服强度与韧性,核电与化工设备常用。
三、表面硬化:让“外功”更耐打
渗碳/渗氮/碳氮共渗:形成 0.3–1.2 mm 硬化层,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;
离子氮化/等离子渗氮:温度低、变形小,适合模具与不锈钢阀件;
感应淬火:对曲轴颈、齿根、导轨等进行局部强化,控制硬化层深度与硬度梯度。
四、耐磨与耐蚀涂层/喷焊
PVD(TiN/TiAlN/CrN):适合高转速轴承座、泵轴、阀杆;
HVOF 喷涂 WC-Co、Cr₃C₂-NiCr:用于辊道、风机轴颈、浆泵过流件;
激光熔覆/堆焊:在铸铁/铸钢基体上构建 M7C3/M23C6 强韧复合层,维修成本下降 40% 以上。
五、组合应用示例
汽车变速器齿轮:20CrMnTi 渗碳淬火 + 低温回火 + 精磨,表层硬度 58–62 HRC、有效硬化层 0.8–1.0 mm;
矿用链轮:42CrMo 调质至 32–36 HRC + 齿面感应淬火 50–55 HRC + 高韧性回火;
造纸辊/冶金辊:基体调质 + HVOF 喷涂 WC-Co,耐磨寿命提升 3–5 倍;
核电阀座:316L 基体 + 离子氮化(深度 10–20 μm)+ 抛光,降低粒界腐蚀与磨损。
六、验证与质量控制
金相/硬度曲线:显微硬度沿深度曲线 + 金相显微组织;
残余应力与变形:XRD 测残余应力,装夹与回火矫形;
服役模拟:滚动接触疲劳(RCF)、摩擦磨损、盐雾/循环腐蚀、热冲击;
文件化:热处理曲线、炉号、淬火介质参数、涂层厚度/结合力、磨耗率等纳入可追溯包。
更多工艺包与试样数据可在 www.xbs777888.com
/ www.xbs666888.com
索取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