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造业的竞争,正在从“拼设备”转向“拼系统”。新盛工业在过去几年里持续投入,把智能化能力从单机层面推进到全流程层面,并在今天发布“智能制造2025”路线图。核心目标只有一个:让每一件到客户手中的零部件,都具备可验证的材料性能、可追溯的工艺参数与可复制的质量稳定性。
一、原料与熔炼:把稳定性从源头锁定
针对合金钢、不锈钢、耐热钢与有色合金,我们建立了配方数据库与供应商筛选机制,关键元素含量与夹杂物控制更精准。熔炼环节配备成分在线监控与温度曲线记录,炉前取样与光谱复检双轨并行,保证每炉金属满足强度与韧性目标。
二、成形工艺:铸造与锻造成套能力
在铸造方面,砂型/树脂砂/消失模等工艺与浇注系统的仿真分析常态化,缩短试制周期;在锻造方面,针对曲轴、轮毂、法兰等承载件采用多向模锻+等温锻策略,提高组织致密度,减少流线中断。针对家电压铸壳体等薄壁件,设置冷却通道优化与排气方案,降低气孔与变形风险。
三、热处理:组织与性能的一致性保障
热处理是零部件“灵魂塑形”的阶段。新盛工业采用网带炉、保护气氛炉与真空炉等设备,控制奥氏体化温度、保温时间、回火制度;淬火介质粘度、温度与搅拌速度均纳入自动记录,并建立硬度、冲击吸收功、金相组织的批量对照表,确保批次间一致性。
四、机加工与夹具:把精度做成标准动作
五轴联动、立/卧式加工中心与数控车磨铣复合组合成柔性产线;关键孔系与平面使用在线测量与刀补系统;自研夹具让换型时间更短。对薄壁、长轴与高硬材料,采用低应力切削与冷却方案,稳定尺寸与表面粗糙度。
五、检测与可追溯:数据说话
从三坐标、轮廓仪、粗糙度仪、硬度/冲击/拉伸到磁粉/超声/渗透无损检测,所有报告与照片自动入库;每件产品绑定唯一二维码,关联材料、炉号、工艺参数与检验记录,客户可按需要调取资料。
六、对客户的价值
汽车:底盘与转动件疲劳寿命可验证;
家电:外观件与功能件减重同时提升装配稳定性;
造船:大型法兰与轴系的抗腐蚀与抗冲击表现更稳定;
核电/能源:耐热、耐辐照的材料与工艺控制更严谨。
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.xbs666888.com
/ www.xbs777888.com
获取《智能制造2025》白皮书与样件申请入口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