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焊材与热处理实战手册(工程版):合金结构钢怎样“焊得住、调得稳、服役久”?

一、钢种识别:材料决定 80% 的工艺窗口

常用 Q355/Q460/16MnDR/Cr-Mo 系(12Cr1MoV、15CrMo、10CrMo910 等)以及耐磨钢与不锈钢复合板,各自对碳当量、敏化与回火脆性敏感度不同。

建议在 PQR 前完成化学成分复验与冲击功抽检,以免“纸面钢种与实际偏差”引发后患。

二、焊材族谱:不要“品牌对品牌”,要“牌号对冶金学”

低合金高强钢:E50XX/E70XX/E80XX 系列;

Cr-Mo 耐热钢:对应 AWS A5.5 E8018-B2/B3、A5.28 ER80S-B2/B3;

不锈钢与异种钢:选用含 Ni 的过渡层与镍基焊材;

关键是把抗冷裂/抗回火脆性/抗再热裂作为三条红线,结合碳当量和氢控制策略做匹配。

三、坡口与热输入:焊接宜“瘦身”,不是“堆肉”

坡口角度要与层道策略绑定;在保证熔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熔敷金属量,以低热输入 + 多道多层获得细化组织。

热输入、焊速、摆动与干伸长纳入数据总线,偏离阈值即报警。

四、预热/层间/后热:温度不是“差不多”

依据碳当量与板厚计算预热温度,采用红外/接触式双通道验证;

层间温度控制决定最终组织;后热可降低扩散氢,防止冷裂。

五、PWHT:不能“凭经验的恒温恒时”

对 Cr-Mo 耐热钢,按标准给出升温速率/保温时间/冷却速率,同时记录曲线;

注意“临界回火脆性温区”,必要时分段或缩短保温;

除硬度外,辅以金相/冲击/弯曲验证。

六、失效鉴定:把问题“看透”才能不再犯

取样位置:裂纹源区、热影响区、母材对照区;

手段:宏微观金相、SEM、EDS、拉伸、冲击、硬度与残余应力;

形成 CAPA,回写到焊接数据库,成为新的“工艺边界”。

七、可下载表单
在 www.xbs777888.com
 / www.xbs666888.com
 获取《焊材对照表》《PQR 计划表》《PWHT 记录表》《失效样件登记表》。把“手艺经验”变成“工程文件”,焊得更稳、服役更久。